老张蹲在公园的槐树下,额头上的汗珠啪嗒砸在青石板上。
他刚和练八卦掌的老李搭手试劲,一个照面就被带得踉跄几步,差点栽进花坛。
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吃瘪了,老张心里那个憋屈啊,练了十年的形意拳,怎么到老李这儿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。
"老李,你这劲儿咋这么邪乎?我明明按形意的'如锉如钩'练的,咋到你这就使不上力了?"老张喘着粗气,一脸不服气。老李嘿嘿一笑,甩了甩手腕:"兄弟,你这'锉'是直来直往的锉,我这是'拧着锉'!形意八卦,一字之差,天壤之别啊!"
形意拳的钻拳讲究的就是一个狠字。那劲道就像拿着钢锉往前捅,全凭脊椎发力,跟打桩机似的直来直去。回手的时候五指如钩,往回一扯,恨不得连皮带肉都给薅下来。老拳师们常说,形意打人如劈柴,一锉下去,骨头都得裂。可就是这么猛的劲儿,在老李面前愣是使不上力。
展开剩余62%八卦掌的劲道完全是另一回事。老李手腕一翻,掌心朝上,小臂跟拧麻花似的转了小半圈。这哪是直来直去的锉,分明是边转边往里钻。你越挡,他钻得越深,跟拧螺丝钉一个道理。
这其中的门道,全在步法和身法上。八卦掌的人走转如游龙,你进他绕,你退他缠,腰似磨盘转,手如鞭梢甩,那劲儿是甩进去的。
要打个比方,形意拳就像铁锤砸钉子,哐当一声干脆利落;八卦掌则像电钻打孔,滋滋滋地越转越深。回手的时候,形意是拔钉子似的猛力一撬,八卦是收鱼线般缓劲儿带拐弯。去拳馆看看就明白了,练形意的打沙袋,砰的一声闷响,沙袋直接荡起来;练八卦的打沙袋,嗤的一声细响,沙袋原地转了个圈。
这其中的差别,得从两派的历史说起。形意拳脱胎于古代军阵厮杀,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准狠。当年岳飞操练岳家军,要的就是这种直来直往的杀敌功夫。八卦掌可就不一样了,创派祖师董海川在王府当差,经常要在狭小空间周旋,慢慢就琢磨出这套圆转如意的功夫。一个适合战场拼杀,一个适合近身缠斗,各有各的妙处。
现代格斗里也能看到这两派功夫的影子。那些一拳KO对手的,用的就是形意拳的直劲;那些玩地面缠斗的,使的活脱脱就是八卦掌的钩带劲。有个练了二十年的老师傅说过,现在年轻人光知道练肌肉不练劲,打人跟抡王八拳似的,看着都着急。
老张后来总算想明白了,不是形意拳不行,是自己没练到家。
关键得看人,性子急的适合形意,慢性子的玩八卦更顺手。这就跟吃饭一个理,有人爱吃辣的,有人好清淡的,哪有什么高下之分。
那天之后,老张还是天天去公园练拳,不过再不敢小看老李那套八卦掌了。有时候俩人搭手,一个直来直往,一个圆转如意,倒成了公园里一道别致的风景。路过的年轻人看得一愣一愣的,还以为俩老头在跳什么新式广场舞呢。
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,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盈股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