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架战机来势汹汹,美军高强度练兵!五角大楼砸下重金 西太火药桶点燃!五角大楼投入5.3亿美元预算,在西太平洋启动了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演习,近300架战机和数千名人员参与。美国空军“部队重返太平洋”演习于7月10日开始,为期两周。此次演习获得五角大楼专门拨款支持,按军机数量计算是美国空军历史上最大规模演习之一。
演习名称直接呼应冷战时期北约“部队重返德国”军演,将太平洋比作新冷战前线。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·阿尔文明确表示,“部队重返太平洋”演习旨在应对“大规模中美冲突”,其重要性已超越著名的“红旗”系列军演。
此次演习规模打破近年所有记录,横向对比显示,2023年“北方边缘”演习仅出动150架战机,2024年“竹鹰”演习部署约150架战机,2022年“勇敢之盾”演习超过200架军机。近300架战机包括F-35、F-22等第五代战斗机,组成美国空军历史上最大规模演习之一,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跨越多个战区向西太平洋集结。
演习投入的人力物力同样惊人,数千名军事人员参与,五角大楼为此专门安排5.326亿美元预算,相当于近40亿元人民币的巨资投入。美军对此次演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
演习核心聚焦“敏捷作战应用”架构。美国太平洋空军副司令劳拉·兰德曼解释说,美空军将把集中部署的战斗机部队拆分为小队,分散派往偏远地区基地。这种分散部署战术直接针对中国火箭军的导弹优势,防止被解放军“一锅端”。然而,这套战术在去年阿拉斯加测试时暴露严重问题:三分之一的F-15E战机因缺乏地勤保障而瘫痪。荒岛作战环境中,一颗松动的螺丝就能让价值8000万美元的战机变成废铁。
“部队重返太平洋”并非孤立行动。7月13日,另一场代号“护身军刀”的大型演习接踵而至,形成双重演习联动格局。“护身军刀”演习规模更庞大:3.5万兵力,19个国家参与,范围从印度洋圣诞岛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。参演国数量比2023年增加6个,创该系列演习之最。美国“美国”号两栖攻击舰已抵达澳大利亚,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结束新加坡访问后正赶往参演。此次演习新增网络战、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前沿课目,还将测试“高对抗环境中所需的后勤和保障能力”。
美军高层毫不掩饰演习的战略目标。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透露,将在第一岛链及附近设立“联合战区配送中心”,减少对战略空中力量的依赖。美国陆军将首次在太平洋地区实弹发射新型“堤丰”中程导弹系统,该系统可搭载“战斧”式巡航导弹,射程覆盖中国沿海关键区域。美军正加速西太基地建设,新军费预算包含11亿美元印太军事建设项目,其中4亿美元用于升级关岛和帕劳之间偏远岛屿的跑道和基础设施,1.28亿美元投入菲律宾7个军事基础设施。
尽管拉拢19国参演制造声势,美军盟友的真实参战意愿值得怀疑。中国军事专家指出,多数参演国家不愿被绑上美国战车。德国、英国等欧洲国家虽参与“护身军刀”演习,但真爆发冲突时能在太平洋投入的兵力极其有限。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韦涅季克托夫6月已警告,西方在亚洲的挑衅行为需要高度警惕。
菲律宾被推上对抗前线。美军在菲律宾部署反无人机系统、步兵班用车辆、3D打印穿越机和高机动火箭炮系统,第25步兵师配备20架混合编制直升机的完整航空战斗群。美军正把菲律宾打造成对华前线军事堡垒,图谋在“台湾有事”时实施干涉。
面对美军大规模演习,中国采取双重应对策略。外交层面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,中方一贯按相互尊重、和平共处、合作共赢原则处理中美关系。军事层面,解放军严阵以待。上月,山东舰与辽宁舰编队在西太平洋进行远海实战化训练,双航母完成上千次战机起降,显著提升战备水平。福建舰海试进程加速,中国即将迈入“三航母时代”。中国火箭军拥有全球最强大中程导弹库,东风-26射程4000公里可打击关岛;东风-21D作为“航母杀手”能精确打击海上移动目标;轰-6K挂载的鹰击-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达1500公里,形成对美军航母的“超视距打击”能力。
盈股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